前身:一个浪费了流量、浪费了粉丝的垂直 KOL

我(倪爽)从 2017 年开始,利用 Twitter 运营个人品牌。目标人群是我的潜在客户,运营思路是“品牌聚变”策略,运营核心是建立信任(相当于可执行版的“1000个核心粉丝”理论)。
 
具体做法是利用专业内容产生自然流量/原生流量,再转化成长期信任。
 
我初期的个人品牌定位是资深设计专家,每天分享3-5篇设计类文章,外加点评产品设计、品牌设计。之后因为业务调整,我的个人品牌也微调为设计顾问,我在原有专业内容基础上,增加了面向一般人的泛设计内容。
 
另外为了增加基础流量,我把个人兴趣也转化成了引流内容。也就是后来因为太热门、结果变成 twitter 用户俗语的“犀利而无用的知识”。
 
两年后,我的 Twitter 账号主要运营数据是:10K 粉丝、每月 1000 万显示次数、每周都获得潜在客户。这个数据符合我预期,但有两个问题:
  • 增长速度不合理。虽然自然增长的速度 OK,但是曝光次数增长快、粉丝增长中等、潜在客户增长慢。简单说运营成本花在了次要问题上
  • 没有针对粉丝的服务。我和粉丝没什么互动,浪费了粉丝的热情、也浪费了我的努力。简单说我对粉丝而言价值有限,粉丝对我意义也不大。
 
在 Twitter / 推特 上做到每月 1000 万自然流量(也就是每月 100 个十万加)之后,我做了一个看似反智的决定:减少流量、降低粉丝增长速度。
 
我决定先慢下来,再长远地解决这两个问题。

转变:以前我知道我是谁,现在我知道我们是谁

 
不着急流量和粉丝数之后,我终于可以摆脱焦虑,真正静下心,想想我、客户、粉丝的未来。
 
我用了不同方式来思考面临的问题:
 
  • 正向思维:我、客户、粉丝之间的共通点是什么?我怎么为粉丝提供更多价值?
  • 逆向思维:如果我想把个人品牌搞死,我能做些什么?(比如买流量、装逼造神…)
  • 横向思维:美国人怎么做个人品牌?怎么用 Instagram 建立个人品牌?
  • 换位思维:假定我是我的客户,我会为这个客户制定什么样的品牌策略?假定我是我的粉丝,我希望倪爽以后继续做什么、千万别做什么?
  • 还有反向学习:这个方法最欢乐了,搜集失败的个人品牌例子,弄清楚他们怎么自杀的
 
分析本身不复杂,其实就是把我自己当做客户,来找到品牌和核心用户的增长思路。
 
难的是验证想法。经过漫长的测试、尝试了多种方法之后,我做了两个决定:
  • 同时针对客户、粉丝这两个人群,来运营个人品牌
  • 为粉丝提供更有价值的内容;为核心粉丝提供有价值的收费服务
 
这些决定远不如表面上这么光鲜,和所有项目一样,每个决定背后都是明确的硬成本,和充满变数的结果。Anyway,之后我制定了提升个人品牌和提升粉丝服务的计划,继续不断测试、不断迭代。
 
迭代的力量超出了我的预计。比如我喜欢阅读,每天大概花 1、2 个小时阅读,当我把自己阅读的内容、以及阅读的方法分享给粉丝之后,获得了大家的持续的积极反馈。又比如我的粉丝其实非常聪明,开始只问我设计相关的问题,渐渐地大家开始问我各种问题,我也变成了“倪爽老师”。
 
简而言之,粉丝不再是我运营个人品牌的副产品,而是和我有着共鸣的鲜活人群;我从粉丝们一个个真实、生动、不加掩饰的反馈里,也学会了到底应该为粉丝提供什么;最重要的是,我找到了我、客户、粉丝之间的共通点!
 
我们都有好奇心、喜欢思考、善于通过学习不断成长。
 
这么说来,所以我们就是真人版 Sheldon Cooper 谢耳朵、理性版前天才少女蒋方舟、素人版 Elon Musk 马斯克…三者的合体?

变身:做一个熊猫,重试学习的快乐

 
最终,我为粉丝们建立了“熊猫小学”社区,并将它作为正式服务,长期运营、不断优化。
 

为什么叫“熊猫”?

稀缺呗。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,不应该被调教成一模一样的无脑木头人。

为什么叫“小学”?

我们爱学习啊。我们的共性是好奇心、思考、学习。

那么我们自称为什么?

人家叫圣斗士、白骨精、渣男…那么我们自称为什么?坐等大家出主意

“熊猫小学”面向哪些人?

智商 OK、耐心有限、意志薄弱、脸皮不够厚,心理年龄 25 岁,希望通过学习实现自我成长

“熊猫小学”提供什么服务?

  • 设计咨询:帮助设计师成长,帮助企业培养设计师。提供“1对多”服务,针对企业的“1对1”服务不包括在内
  • 100X阅读:学习“比别人快 100 倍的快速阅读方法”,帮助大家加快学习新知识的速度。同时推荐有价值的书籍
  • 活到死学到死:学习和分享“主动学习”技巧,学会通过“主动学习”来建立个人竞争力
  • 犀利而无用的知识:用“哇~”帮大家保持开放心态
  • “熊猫小学”社群:大家一起成长

“熊猫小学”社区还有什么好玩的?

  • 玩同学:天天学习很无聊,性格相仿、喜好相近的同学多好玩啊
  • 玩品牌周边:“熊猫小学”是一个有个性的品牌,玩海报、徽章、贴纸、帽子、水杯、T-Shirt、T-Back…
  • 玩 NFT:Web3 嘛,我们也会玩哎

“熊猫小学”服务的收费标准?

  • 收费服务包括设计咨询、100X阅读、活到死学到死。预计第一年发展 1000 位收费会员,收费标准为 1元/天 或者 1美元/周,学生八折
  • 预计 2022 年 4 月之后收费

怎么获取“熊猫小学”的服务?

初期会以文章、社群、邮件列表、Twitter 的方式提供服务内容。请在“熊猫小区”社区官网查看最新动态

会开通“熊猫小学”微信群吗?

不会开官方群。会支持大家建群
 
Basecamp 创始人、著名的“重来 / Rework” 作者 Jason Fried,曾经精辟地解释过流量和用户的差别:In the same way that sound isn’t music, traffic isn’t audience.
 
很庆幸最终我找到了 audience,并把我和他们变成了“我们”。
 
badge